新闻动态
2025年善义奖助学金颁奖典礼暨2025级善义班班主任见面会举行

哈工大全媒体(梁英爽/文 辛然/图)“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中,希望同学们以‘善义’为帆,以‘功夫’为桨,在强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共同书写精彩华章。”秋夜微凉,10月13日晚,2025年善义奖助学金颁奖典礼暨2025级善义班班主任见面会在校举行。杜善义院士、校长韩杰才院士、未来技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冷劲松院士为获奖同学颁奖,并与善义班学子面对面交流。

见面会现场

杜善义为获善义奖学金一等奖的同学颁奖

韩杰才为获善义奖学金二等奖的同学颁奖

冷劲松为获善义助学金的同学颁奖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丰富的资源,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小卫星班刘洁、2023级人工智能专业朱梓萌、2024级善义班赵凌兢3名获奖代表分享了在哈工大的学习成长经历和参与科研探索的收获,并表示要将这份荣誉化为前行的动力,深耕专业知识,快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获奖学生代表发言

“非常期待在这里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优秀的人一起成长。”“希望可以在大学阶段打好专业基础,在复合材料领域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2025级善义班33名学子依次作自我介绍,表达了在大师引领下成长成才的决心。

2025级善义班学子作自我介绍

随后,2024级善义班张朴正、王一鸣,2023级善义班赵峻熙,2022级善义班崔楚昊4名学生代表依次发言,分享了入学以来在学习生活、班级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收获和感悟,希望帮助学弟学妹们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

学生代表发言

“从复合材料研究到产业化应用是个漫长的过程,您认为我们学生应该培养哪些能力来推动技术落地?”“您认为未来20年智能材料可能在哪些领域取得突破?”……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就自身关注的专业领域、未来发展与3位院士面对面交流。3位院士从战略前瞻、创新突破与产学研融合等维度,系统阐释了复合材料学科的未来发展路径,勉励同学们要夯实跨学科基础,培养对技术前沿的敏锐洞察力,在科研探索中培养追求卓越的“好奇心”,勇于成为引领材料领域未来发展的创新力量。

学生提问

交流结束后,杜善义院士深情回顾了中国数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指出善义班的设立正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服务国家战略急需中实现个人全面成长成才。他结合自身在大学期间较早接触科研的经历,阐释了院士特色班培养模式的优势特色,勉励同学们珍惜在哈工大学习的宝贵机会,充分运用学校提供的优质平台与资源,敢于思考,勇于提出前人未曾想过的问题,加强培养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科技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他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能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更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杰出人才。

杜善义院士与学子交流

韩杰才首先阐释了“善义”班名称的深刻内涵,“善”是以杜善义院士为代表的哈工大“八百壮士”甘做祖国航天事业“铺路石”的奉献品格,“义”是哈工大人在攻坚克难时展现的执着与坚定。他希望同学们要胸怀家国,将“善义”精神内化于心,在服务强国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苦练内功,在学中创、在创中学,将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实干中练就过硬本领;敢为人先,在前沿领域大胆探索,勇闯“无人区”,在创新创造中培育批判性思维与颠覆性创造力,努力成为定义未来、引领发展的时代尖兵。

韩杰才与学子交流

“未来技术领域的探索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之上。”冷劲松勉励同学们要树立远大志向,以实干行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努力学习,以扎实功底叩响未来之门;直面挑战,以坚韧心态走好成长之路。要将“国之所需”作为“吾之所向”,勇敢地把创新想法付诸实践,在哈工大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新时代领命先行、卓越领跑、再立新功。

冷劲松与学子交流

据悉,2018年10月,杜善义院士向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设立哈工大“善义基金”,旨在奖励优秀学生在学习期间取得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成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本次共有4名同学获善义奖学金一等奖、10名同学获善义奖学金二等奖,18名同学获善义助学金。

学生工作部(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航天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善义班执行班主任、辅导员参加见面会。

师生合影

责任编辑:商艳凯

审核:宋玲 李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