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第一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周定

第一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周定:“哈工大是我一生的眷恋”


1950年春,上海。

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

离开条件优越的大上海,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劝阻,这位23岁的南方女孩在毕业后作出了出乎他人预料的选择——只身一人,来到了冰天雪地、荒凉艰苦的东北。

从此,她的身影活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里——

她以智慧、无私、无畏为哈工大化学教研室、应用化学系乃至环境化工学科的组建与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她与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一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真谛;

她的理想、她的智慧、她的信念、她的爱心,鼓舞、滋养并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哈工大学子……

2011年,在哈工大首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奖者名单中,她的名字赫然醒目,成为获此殊荣的5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

她,就是市政学院退休教师周定教授。

响应国家“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号召,她第一次被推荐到了哈工大,以激昂的青春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中国人自己办校办专业”的历史洪流中……

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毕业于著名学府,专业成绩拔尖,年轻而多才多艺……这一切,让23岁的周定成为同龄人羡慕的对象。当同学和亲属都以为她会顺理成章地留在事业发展和生活条件都很优越的上海的时候,周定却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只身一人,拿着组织和老师的介绍信,来到了东北。

“是的,我这个举动让亲朋好友很惊讶。东北天寒地冻,物资贫乏,跟条件优越的大上海没法比。党和政府把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东北正轰轰烈烈地搞工业建设急需人才。如何选择?我没有任何的犹豫,有的只是满腔的壮志豪情。”周定回想起当初的决定,依然果断坚决。

到东北后,周定先在东北农学院俄文研究班学习了20多天,而后由组织介绍来到了哈工大。从此,开始了她与哈工大的不解之缘。

到哈工大后,周定被安排到研究班四班学习。当时,哈工大研究班共有4个班,学员大多是与她一样,响应党的号召,为支援东北工业化建设自愿从五湖四海来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周定是4个班100多名学员中唯一的女生。

当时的哈工大是全国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学校之一,国家聘请了大批苏联专家支援学校建设。研究班的学员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在短时间内打好俄语基础,再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掌握并传播苏联先进教育模式的人民教师。

在研究班,周定不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且热情活跃,积极参加活动,深受苏联专家的赏识。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吃不习惯的高粱米、大碴子、苞米面,艰苦的生活环境,都没有压垮这个从小家境优越的南方女孩。她与男学员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仅用了八九个月时间,到迎接苏联导师来校时,俄语基本上就达到了“四会”。

1951年初,第一批10位苏联专家来到哈工大,其中有3位到了周定当时所在的化工系。学校安排周定和其他3位同学一起跟随有机化工专家康却林果教授学习。随他学习不到几个月,时任哈工大校长的陈康白就任命周定担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代理副主任。这个任命让年仅24岁的周定颇感意外。

在当时的有机化学教研室,除了周定和研究班的另一位学员沈文建外,其他教学工作人员全部是苏侨。而化工系听《有机化学》课的学生有一个班,其中苏侨有20多人,中国学生不到10人。学校领导有意识、大胆地启用年轻的研究班学员进行教学,决定把苏侨与中国学生分成两个班,要求周定他们用中、俄文分别讲解。周定说:“既要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又要用双语讲好《有机化学》课,同时要当好以苏侨为主的有机化学教研室的领导工作,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个从未想过的重任。”

不服输的性格、坚定的信念,让周定毅然接受了重担。“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办好新中国的高等学校是我们的目标。”周定说,“在强大的动力下,一切困难和压力都可以克服。”

周定总是不忘她尊敬的导师康却林果的要求,每次课都要预讲。课间休息时,周定总会到教室外的走廊,听取导师的意见和指导;课后,她把导师提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分析、记录下来,认真学习、领会和吸取。没过多久,周定的《有机化学》课就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

1952年7月,由原化工系几位苏联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审查了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周定顺利通过答辩,从研究班正式毕业。导师康却林果对她的学习成绩很满意,并对她在教学和教研室工作上的进步给予了表扬。

从研究班毕业,周定的人生和事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她与其他8位研究班的学员一起,被学校选留,成为哈工大的一名教师。

放弃个人事业发展的种种机遇,她坚定地服从哈工大的需要而留校,把革命的豪情和忘我的干劲留给了蹒跚学步、百业待兴的哈工大……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老化工系的3位苏联专家与全部师生都并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根据教学需要,学校从研究生中选留了周定等9人留校,并任命周定为教研室主任、肖涤凡和贝有为任副主任,组建以中国人为主的化学教研室。

当时,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科研处负责人等,都热情地邀请她去大连工学院工作。原哈工大研究班的同学也纷纷传来消息,说大连工学院的领导已决定到哈工大来调周定过去工作。

对这些信息,周定没加理会。因为此时的周定正全身心地投入于化学教研室的组建与教学工作。

苏联专家离开哈工大后,化学教研室在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失去了最强有力的支持。组建伊始的化学教研室,迫切需要发展壮大。年轻的周定带领教研室的同志们想方设法,开辟各种渠道,结合国情学习苏联先进的教学经验,争取在校的其他苏联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当时学校里女教师少,每次学校宴请苏联专家,我几乎都有机会参加。与大部分专家都互相认识,对他们的专长也略知一二。”周定说,这些与苏联专家见面的机会,都成了向他们请教的最佳时机。那段时间里,周定找过古林、克雷洛夫、罗斯杰斯文斯基等历任专家组的组长,还有教务部门的苏联专家顾问罗静,甚至是机床专业的赫利柯夫等专家,向他们请教其所在学校及苏联一些知名学校的教学特点。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到教研室工作计划的制订原则,从以讲课为主的各个教学环节的作用、要求到如何相互配合与衔接乃至教学法的特点,都是周定关注和请教的内容。

与此同时,周定带领教研室的同事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讨论苏联教学模式中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研究普通化学在工科院校教学计划中的作用与地位。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和查阅资料的结果,教研室决定以苏联鲍曼工业学校和莫斯科动力学院为学习重点,借鉴他们的经验,制订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大纲,规范了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编制了各种教学资料。

1953年冬天,刚到任不久的李昌校长把周定叫到他的办公室,把大连工学院多次提出想要她去当化工系副主任并承诺可以用别人来换她的事情告诉了周定。李昌校长问:“你个人是什么意见?”周定斩钉截铁地说:“我早已听说过这件事,这是由组织决定的事。”李昌校长马上笑着说:“那好,哈工大需要你,留下!”

对于一个学化学的教师来说,相比于作为工科院校的哈工大,当然是去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工作比较对口。这一点,周定自己比谁都清楚。

然而,此时的周定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专业在哪里更对口、个人的事业在哪里更有发展。“我很清楚,哈工大作为工科院校,不能没有化学、化工方面的人才。哈工大把我留下当化学教研室主任,比去大连工学院要承担起更艰巨、更重要的任务。就像李昌校长说的,哈工大更需要我!”对于自己当初的抉择,周定从未有过半点迟疑和后悔。

《普通化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课,与多个学科都有交叉性和内在联系。如何使哈工大这所工科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学好普通化学、打好专业基础是周定和教研室的同事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使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在《普通化学》课上吸收到更多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内容,周定提出,按照机、电、仪、土木等专业大类给教研室的老师分派讲课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研室还建立了讲课小组、教学小组、实验小组、测验考试小组、形象教学小组、展览小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小组等,各司其职,对讲课教师、助课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都制定了明确的职责要求。教研室集体翻译的俄文教材《普通化学》的中文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多所工科院校的通用教材。

1954年,李昌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特别表扬了化学教研室,认为化学教研室“在化学、化工方面的专家全部转移到大连工学院后,仍能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苏联先进办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成效显著”。

1956年,教育部在哈工大召开全国第一次普通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周定代表哈工大化学教研室在会上介绍了化学教研室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体会,并把由哈工大化学教研室编写的全套教学资料赠送给全国的兄弟院校。时任国家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的化学专家曾昭伦参加了会议,对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哈工大化学教研室为兄弟院校学习苏联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

这次会议标志着以周定为首的哈工大化学教研室已走入全国同类教研室的前列,并奠定了哈工大化学教研室乃至此后的应用化学系在全国高校的学术地位。

面对挑战、磨难与诱惑,她永远地选择了哈工大,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哈工大和党的教育事业……

1957年至1959年间,化学教研室为学校建立化工系、筹办新专业、分建建工学院和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等,输送了21名教师。

1960年至1966年,周定率领教研室的同事们展开了化学教研室的第一次重建,恢复工作进展迅速。1964年,在全国工科院校教学改革中响起了一片取消“普通化学”课的呼声,很多学校包括一些很知名的学校都停开了普化课。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周定和化学教研室的同事们深深体会到“普通化学”是培养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绝不能不负责任地随风倒。为此,周定率领教研室的教师们从机、电、仪类各选择了一个专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仅针对机械制造与工艺类型专业,他们就分头走访了20多个工厂,征求了10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和校友的意见,访问了侯镇冰、陶乾、袁哲俊、李家宝等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专业老师。他们还查阅了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资料,调查了中学的化学教学情况,站在工科院校培养目标和化学教育的高度进行了总结,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周定撰写的题为《普通化学教改中的三对矛盾:“要与不要”、“基础与专业”、“学与用”》的文章在《哈工大报》发表,摆事实、讲道理,明确提出了工科院校必须设立普通化学基础课的观点及理由。学校积极支持并明确表态:哈工大的教学计划中,“普通化学”课程不能取消。这一表态起到了端正全国“普通化学”教改方向的作用。随后,很多学校陆续恢复了“普通化学”的设置。

1967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化学教研室被“砸烂”,实验室被“摧毁”。周定的教研室主任职务与其他兼职一同被罢免,与同为哈工大教师的丈夫袁哲俊双双进了“牛棚”。由于家有两个小孩,周定被允许中午和傍晚回家一个小时给孩子做饭,每天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当时老大才7岁,小的仅两岁。“文化大革命”后期,周定夫妇下乡接受劳动改造,两个孩子被保姆接到农村她家生活。在这种境遇之下,他们仍坚信“真理总能战胜谬误”。

历经“文化大革命”和“南迁北返”,哈工大元气大伤。重见天日的夫妻二人,在遭受了种种磨难后又双双回到了恢复重建哈工大的事业中。分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袁哲俊与周定,在机械工程学科和化学学科都颇有建树。上海的几个单位曾主动邀请二人一同回沪工作,都被谢绝。有的单位甚至派人专程到哈尔滨,到家里来做二人的思想工作,得到的还是同样的答复。

周定说:“坦率地说,发出邀请的单位比哈工大的条件好。袁哲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患上了肺气肿,也更适合回南方生活。我们曾向高铁校长提出了这一想法,遭到了否定,而我们俩真也都放不下哈工大。我们亲身参与了哈工大的建设,哈工大的振兴,我们有责任。”

就这样,夫妻二人把曾经遭受的磨难和个人困难都抛在了脑后,把心留在了哈工大,把根扎在了哈工大。

“文化大革命”后,化学教研室从重创中二次重建,教学、科研逐渐恢复。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水平师资、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生大讨论,周定带领教研室的同事们加班加点投入到重建化学教研室的事业中,化学教研室走向创新、发展之路。时任化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的陈庆琰教授回忆道:“当时教研室每周都统计工作量,周老师的工作时间总是最多的。她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配角要当主角唱,这是周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很多人认为化学在哈工大这样的工科院校是配角,而周老师的观点是,如果把化学基础课作为飞机的机身,把与工程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电化学与高分子化学作为飞机的两翼,互相配合,就有可能使化学类学科的发展拔地而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徐崇泉教授1962年毕业来校任教,在周定的领导下工作,亲身见证了周定在哈工大化学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

后来哈工大化学学科的发展,也印证了周定的预见——

1980年,学校成立应用化学系,化学系的正副主任、电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两个专业和多门化学技术基础课、基础课的负责人都出自化学教研室;

1986年,哈工大环境化工学科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该学科全国首批两个博士点之一;

同年,环境化工学科成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脱离化学教研室;

1993年后,学校成立精细化工专业,后改名为应用化学专业;

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环境工程学科成立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后,理学院化学系、化工学院以及化学工艺、工业催化、能源化工专业等陆续建立;

2002年,合校后的哈工大环境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应该说,化学教研室在而后建立的化学相关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母体作用。而周定在化学教研室、应用化学系和环境化工学科的组建与发展中所作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

按规定,周定应于1996年末退休。由于工作需要,学校决定延长其5年工作年限。在这5年里,周定与年轻同志在一起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她继续承担了近10门研究生课程与专题讲座,指导博士后及研究生37名,负责和完成了国家“863”预研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率领课题组成员为哈工大理学院设计建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实验室废液处理中心等。

从1997年开始,周定积极投入到老龄事业中,担任校老科协副会长、常务副会长,省老科协常委至今。在校老科协,她协助会长创建了老年大学,组建了外国语培训学校等让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的平台。从组织老同志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到策划举办各种活动,周定总是活跃在老同志们中间,乐此不疲,先后获哈工大首届“老有所为”奉献奖,中国老科协优秀老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哈尔滨市100位“百年风采女性”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黑龙江省老科协“老科协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

记者手记

自幼凌云志,科教把国兴;历尽坎坷路,未减报国情。

细数从23岁时的青春韶华到雪染双鬓的耄耋之年,周定的人生始终与哈工大紧紧相连。对于哈工大的化学学科,她倾注了有限的青春与无限的热情;从教半个世纪,她收获的是满园桃李和弟子们的功成名就。

在周定的一生中,特殊的时代背景,让这位一心报国的女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磨难与选择。而每次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她的选择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哈工大。从1950到2012,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周定的人生随着历史年轮与哈工大一路同行。

回顾过往,周定教授这样诠释她的人生:“我的事业在哈工大,哈工大是我一生的眷恋!”

(原载于《哈工大人》201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