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第四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王广雄

第四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王广雄:种桃种李种春风


他是我校自动控制学科带头人,曾任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开展陀螺漂移测试转台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惯性导航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学术造诣精湛、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对教育事业精益求精,特别是对控制学科博士论文严格把关,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退休后仍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课程。他教学内容新颖、丰富,始终把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创新成果传授给学生,他是践行“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传统精神的典范,深受广大学生爱戴,被评为学校第一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编著的《控制系统设计》《应用H∞控制》《数字控制》等教材颇具独创性,深受控制学科界好评。他,就是第四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王广雄教授。

潜心沉淀渊博学识面向国际学术前沿

1951年,18岁的王广雄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顺利考进了哈工大。他聪慧勤奋,对知识充满渴求,在预科学习一年俄语后进入本科电机系。1955年,成绩优异的他在四年级就被抽调到研究生班学自动控制,成为新中国控制学科的第一届研究生,师从苏联专家、莫斯科鲍曼工业大学石拉姆科。当时国内自动控制专业刚刚起步,国内高校中仅哈工大设立了这个专业。在石拉姆科的指导下,他深入攻读自控理论,并接触了一些实践。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王广雄留校任教,不久便担任了实验室主任。

王广雄潜心钻研,和同伴们一起研制当时比较先进的专业设备“频率特性测试仪”“求根仪”等。正当他踌躇满志欲在自控领域大干一场的时候,该专业由民转军,设备迁往校外。怎么办?留在学校的他选择深入控制理论来充实自己。

在国内学术界,当时最有权威的自控理论教科书来自苏联。王广雄广泛涉猎有关控制方面的书籍、资料后,感到苏联教材有弱点,理论方面阐述不透彻,而相反欧美的一些自控理论却很值得借鉴。于是他决心写一本中国自己的自动控制教材。王广雄精通英语、俄语,这为他翻阅外文资料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中。有些书图书馆没有,他便节衣缩食托人到处去买。1962年,他主编的《自动调节原理》出版了。这本教材根据他对自控理论的理解,打破了苏联自控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吸收了欧美自动控制理论某些学术风格,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而不播种。”王广雄搞研究的特点就是从工程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科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控制理论给以解决。1986年,他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事转台等许多实际控制系统设计及调试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编著出版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一书,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是一本对自控专业的学生和自控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很有价值的参考书。1992年王广雄又将该书的主要部分进行了改写,定名为《控制系统设计》,并由宇航出版社出版。

20世纪80年代初,王广雄在国内首次开设了以微型计算机为背景的新课——数字控制。在这个领域,他进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并获得了多项成果,写出了“数字控制系统的自振荡分析——离散描述函数法及其应用”等多篇论文,以其学术观点新颖、研究进展深入在学术界享有声誉,甚至在国外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学术刊物、美国的《数学评论》于1989年聘请他担任该刊评论员。

王广雄始终把目光瞄向控制理论的前沿,开展了H∞理论的研究。H∞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控制界的热门课题,研究的人不少,擅长工程实际的王广雄在H∞理论的研究中又站到新的前沿,进行了对H∞控制理论应用的研究。他指导博士生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计算验证分析工作,获得多项创造性成果。当国内研究者还在一般性谈论H∞理论时,他和他的学生已拿出了计算软件,把H∞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先后发表了“H∞控制理论及发展”“控制系统的μ综合”等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一位英国学者在北京召开的研讨会上听了他研究的成果后,十分惊奇地说:想不到中国人已做到了这种程度!

由于在自动控制领域的深厚积淀,好几家学术杂志和教材编委会聘请他为主编或编委,并在各级学会担任学术职务。1988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他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受到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谈及自己在学术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王广雄感触颇深:“关键在于没有脱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又通过实践提高理论。”

不畏艰辛南征北调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1972年,不满40岁的王广雄加入到研制陀螺漂移测试转台的队伍中。这是国家为发展我国航海事业而投资几百万元的重点项目。当时国内刚开始研制用于惯性导航的高精度陀螺仪,相应的测试设备是一片空白。美国将此列为禁运项目。作为负责测试转台控制系统设计的王广雄,深知肩负的担子有多重。怀着强烈的事业心,王广雄查阅资料,制定方案,论证、实施,像一台启动的电机,高速运转起来。为打有把握之仗,课题组研制了一个试验转台,安装在学校机械楼地下室。王广雄也像钉子一样钉在实验室中,早上进去,深夜归家。昏暗的灯光下密密麻麻的电路,长时间的调试使眼睛经常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渐渐地,红色电阻上的黑字他看不清了,刚到不惑之年便成了老花眼。

王广雄对转台控制系统作了大量的设计工作。台子装配成型,1976年底运至九江仪表厂。从此王广雄九下九江,开始了艰苦的“南征”调机。

九江仪表厂在山坳里,条件很差。王广雄与课题组成员在山里安营扎寨,之后又随车间搬到市区。位于江西北部的九江冬冷夏热,严冬室内没有取暖设备,而酷夏最高气温达摄氏40度以上。寒来暑往4个年头,王广雄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九江车间里度过的。当时电子线路正向集成电路过渡,机器故障率较高,调试困难重重,组织协调上也带来种种不便。这期间,学校开始评职称,来的人渐渐少了。可王广雄却自始至终坚守在九江。他说:“既然我干了这个项目,就一定要把它搞到底!”

在测试转台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过程中,难点一个接一个,有些问题是第一次遇到。王广雄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坚强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深入分析判断,逐一攻克。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转台控制系统的关键——高精度伺服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精度,在国内首屈一指。他还和课题组另一位成员在国内首次成功设计了高分辨率数字锁相回路,实现了转台的精密速率控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战8年,我国第一台双轴陀螺漂移测试转台终于研制成功,于1980年5月通过部级鉴定,为陀螺的性能评价和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它的研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从而推动了我国惯性导航事业的发展。作为研制工作的总结,王广雄先后发表了“高精度伺服系统的大范围稳定性”等论文。他的控制系统的设计经验,对以后陀螺测试转台的研制产生了很大影响,研制者相继采用了他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该转台于1980年获国务院国防工办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些成功鼓舞着王广雄,他又主持并亲自参加了高水平的由计算机控制的双轴陀螺测试台的研制。他广泛吸取国内外同类设备的经验,在双轴伺服系统转台中采用了计算机实时控制,初步实现了陀螺测试的自动化,并成功地解决了计算机控制的位置波动和精度问题。该转台的综合技术性能居国内领先地位,使我国在惯性元件测试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过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于1990年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尺讲台春风化雨一心一意教书育人

科研之外,王广雄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他最重视的工作是课堂,是教学,即便退休多年,也依然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H∞控制理论”这门课他讲了十几年,“控制系统设计”讲了20多年,2003年还曾在百家讲坛讲述“自动控制发展的历程”。

“王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在做学问上,还是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同一个问题就算是问10遍,王老师还是会给你耐心讲解。不管问什么问题,即使再容易,他绝不会跟学生说书上哪里哪里有,你自己去看书吧。”在谈及王广雄时,研究生孟范伟赞不绝口。

给学生审稿、审论文都是很累很消耗精力的事,但王广雄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地去做。由于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使,在审稿的过程中,他盯着电脑看一会儿,眼睛就会很累。有一次他要审阅一篇68页的稿子,别人劝他打印出来看。他却说68页太多了,打印出来浪费。坚持用电脑看后,他的眼睛却疼得很厉害。

在航天学院,王广雄讲课好是出了名的,只要是他的课,常常爆满,用一位同学的话来讲便是“王老师的课想擦黑板都抢不上”。

“上王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有那种感觉:原来控制系统设计是这样的,原来这本书还有这么多东西,原来课还是可以这么讲的,原来考试的多少分数不能代表什么,原来……”

“当年听王老师讲控制系统设计课,其中有一道例题,恰恰就是我以前工作期间遇到的难题。从那一时刻起,我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讲得太契合实际了……”

“在哈工大这么多年,听过了很多老师的专业课,觉得老师们的热情普遍很高,敬业精神值得一些年轻老师学习。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位是王广雄老师,每次王老师的课都会令人回味无穷,真是百听不厌。”

“王老师讲课,方法、环节丝丝入扣。他总是会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新想法加进去,让学生多学一些东西。”

王广雄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人随和。原副校长强文义曾说:“控制学科的博士论文,必须要有王老师把关。”有同学说:“王老师为人师表,深受大家爱戴。就是答辩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怕’他。”强文义也表示,由于王老师很严格,所以有些老师不愿意请他。但是强文义坚持请王广雄把关,以至于“凡是强老师的学生毕业,都要有王老师的首肯。”

对广大青年学子,王广雄总有一种殷切的期望:“年轻人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回想当年学习和毕业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有各种运动,在学业方面又无人指导,多年摸索才弄明白一些做学问的方法,很羡慕现在研究生的学习条件,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虚心向导师学习,静下心来做学问,将来一定能做出更大的业绩。”

(原载于《哈工大报》2019年3月30日01版)